公司新闻

返回
十年增长十倍!风光新能源推动我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65日是世界环境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一目标,在去年已提前6年实现。中国大地上,风光无限好。

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风电装机5.3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9.46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4.8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全口径的火电装机,今后也将成为常态。不仅如此,在世界能源结构转型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近年来,我国为全球提供了70%光伏组件60%的风电装备,仅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就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

加速度,这是十几年来,中国风电光伏产业发展的真实写照。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比十年前增长了10倍。这样的加速度,得益于十多年来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和技术方面的飞速进步。

在国家风光产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中国的风光新能源企业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动力,至今也就十年多的时间,加速实现了从产量和技术迭代到装机规模全面争霸全球的跨越。技术的加速进步,带来了风光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有数据显示,2010年到2022年期间,以光伏为例,一度电发电成本从2.75元下降到0.34元,已经远低于当前煤电成本水平。

风光新能源产业的降本增效,也让风光新能源从过去的辅助能源加速向主力能源转变。能源转型也开启了加速模式。

风光新能源规模的加速增长,也让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在国内,算力市场供不应求。风光新能源可以转化为算力,算力也是能源绿色转型的重要载体。

在西部这些风光新能源资源禀赋富集的地区,风光资源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地方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新产业不断涌现,传统产业也在追风逐日

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绿电,还决定着国际贸易的未来。为应对气候变化,很多国家都制定了自己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而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以环保名义设置贸易壁垒,这就是碳壁垒,常见形式就是碳税,也就是说,根据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收取环境税。如果是纯绿电生产的产品,将会避免受到碳壁垒的影响。

如今,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应用强国。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风光新能源就像一股绿色洪流,深刻改变着中国的能源格局,也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5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这一新能源供用电新模式的规则框架,旨在促进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确保能源安全、经济、清洁和可持续供应,对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风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为能源转型提质焕提供绿色动能,共同引领我们迈向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