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版《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将增至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约2.2万亿美元将集中投向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和电气化等领域。
当前,全球能源投资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过去10年,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支出中的份额已从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一;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排放燃料投资在过去10年也近乎翻番,但因其政策扶持缩减等因素,可能将进入平台期;印度与巴西的能源投资在新兴经济体中表现亮眼,印度依托政策支持,以太阳能投资为主导,以风电与生物质能投资为辅助,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有望提前实现2030年达到50%的目标;巴西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与清洁能源投资并举,已形成独特投资格局。
报告提出,“绿色转型”下的全球能源投资热潮已明显放缓。过去两年,全球能源领域风险投资持续萎缩,而同时期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额已攀升至840亿美元,是能源领域风险投资的3倍左右。在此背景下,全球能源创新企业正在努力适应融资成本上升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
报告显示,在经济、技术、产业等多重因素推动下,过去5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约70%的新增投资来自化石能源净进口国,主要是中国大幅增加新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欧洲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与能效提升的投资、印度的太阳能投资大幅增长,还有约20%的新增投资源自美国的新能源扶持政策。
2025年太阳能领域投资预计将达4500亿美元,其中,配备储能电池的光伏板正成为新兴发展中经济体能源投资的重要驱动力。而全球电力系统储能电池在2025年的投资预计将达660亿美元。
报告最后强调,充足且及时的投资对保障能源安全、可持续性和可负担性依然至关重要。目前,全球电网年投资额约4000亿美元,不足以匹配电力消费需求和发电投资增长。不少国家正面临电网投资审批流程长、变压器及电缆供应链紧张,以及电力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电网投资增长。
总体来看,要实现2023年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设定的在2030年前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至2023年的3倍的目标,全球可再生能源电力年投资规模需要翻番,同时配套电网、储能等领域投资也需同步增加。报告呼吁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融资,以实现2024年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启动的“巴库至贝伦气候融资路线图”目标,即到2035年,为发展中经济体的低碳项目募集至少1.3万亿美元资金。